接案技巧:從預算識別客戶,金錢才是最好的試金石

開C300,加油加300

 在接案的過程中,我有時遇到一種特別的客戶。

頭銜一個比一個響亮:執行長、理事長、企業主,談話間願景宏大、藍圖漂亮,未來錢途似乎無量。

但現實卻常常不一樣。
理想很豐滿,預算卻很骨感。這樣的落差,往往馬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「真實實力」。

沒預算的背後真相

很多客戶之所以沒預算,根源就是 沒有賺錢
沒有賺錢,就只好擠出一點點錢,嘗試投放廣告,希望能改變現況。
然而這種「救急式」的操作,不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,反而更容易讓合作變得緊繃與低效。

金錢是最好的試金石

在專業服務合作中,金錢就是最誠實的試金石
有沒有實力、預算夠不夠,從付款的態度與金額分配,就能一目了然。

吹牛客戶的三大特徵

最諷刺的是,越是開口「億來億去」的人,通常預算越有限;
越沒有預算,越在意成本(支出)。

這類客戶常有幾個明顯特徵:

  • 斤斤計較:報價想要刪刪減減,價錢打折扣。

  • 要求最多:想用最低價格,享受最高規格的服務。

  • 忠誠度最低:今天和你合作,明天看到便宜就轉向。

為什麼要看懂「試金石」

金錢不只是交易工具,更是人品與實力的放大鏡。
一個真正重視專業價值的客戶,會在預算上展現誠意;反之,吹虛的人再怎麼把餅畫得大,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的錢袋子。

對於自由工作者與專業人士來說,學會透過金錢這個試金石去辨別客戶,就能減少無謂的消耗,把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合作的人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